李錦記集團生產的各種調味品,分銷網絡遍佈百多個國家及地區,需求量很大,故李錦記集團有多個生產基地,其中一個位於廣東省新會區七堡工貿城,佔地達1000萬平方呎,面積相當於210個美式足球場。
「香港食品衞生管理人員協會」得到李錦記(新會)生產基地答允,在2011 年3 月24 日參觀基地的生產設施。一行30多人抵達李錦記(新會)生產基地,獲經理葉偉全先及他的同事講解及帶領參觀。
新會生產基地最大的特點是以現代技術生產傳統醬油,第一步從選料開始嚴控品質。醬油的原料是黃豆,李錦記不採用基因改造的黃豆,而且自設種植場,保證黃豆的質素。黃豆運到生產基地後,先儲存在黃豆倉。每個黃豆倉有20人高,可儲存500噸黃豆。
造醬油的第一步是要把黃豆蒸熟,之後要進行發酵,方法是在蒸熟的黃豆加上適量的「曲種」和麵粉,發酵需時兩天,過程是在密封的「曲房」裡進行,溫度保持在35℃,濕度95%。
所謂「曲種」就是米曲霉,麵粉是它的「食物」。米曲霉又名米麴菌,是一種絲狀的真菌(fungus),學名Aspergillus oryzae,它能將不易消化的大份子蛋白質分解為較小的蛋白質(即「肽」或peptide)及各種氨基酸,所以它還被廣泛用於酒類和米醋的製作。米曲霉的菌體是日本在19世紀首先分離出,被日本認定為「國菌」,還有漫畫形象。
經過發酵的黃豆會移送到曬場的發酵缸,連同適量的食鹽和清水,在日光下曝曬。李錦記(新會)生產基地設置了數以千計的巨型發酵缸,由專家特別設計,以玻璃纖維造成,能防水及抵受曝曬,上面能密封,底層設有出油管道。曝曬過程最少要3個月,之後還要移到沈澱缸,沈澱15天,再經過濾和殺菌,才能入樽和包裝出售。
李錦記(新會)生產基地的醬油釀製過程,全程由配備先進儀器的中心作監控,對生產環節直接調控,又或指令工作人員採取調控措施,生產基地稱之為MMI (Man-machine Interface)。中心會保存所有的生產數據,作為溯源(traceability)之用。
調味品以外,李錦記現時也有保健產品。我們參觀了新會生產基地裡的「無限極」,廠房設備十分先進,利用科學方法製作各種中藥保健產品。
李錦記創於1888年由李錦裳在珠海創辦,至今已經傳至第4代,一直持守「思利及人」的企業文化,並且不斷創新,產品日益多元化。李錦記集團讓我們有機會參觀先進的設備和管理方法,在大開眼界之餘,也增加了我們對該集團各類產品的信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