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

睡蓮

↑ 祟基學院「未圓湖」的睡蓮 ↓
睡蓮是水生花卉,喜愛強光,花朵在晚上閉合,到早上又張開,稱之為睡蓮確是合適不過。睡蓮不讓荷花專美,同被視作高貴和出淤泥而不染,還被冠以美麗的名字。英文稱睡蓮為water lily,即水中的百合花,百合是純潔的象徵。睡蓮屬的學名是Nymphaea ,nymph就是居於山林水澤的仙女,可見睡蓮被視為仙女一般美麗。 睡蓮分佈很廣,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蹤跡,花朵的顏色有多種,常見的有有白色、紅色、黃色等,香港中文大學祟基學院的「未圓湖」種植了很多睡蓮,同時開著紅色和黃色的花朵,但以紅色的較多。

↑ 水光粼粼中的睡蓮(番禺賓館)
↑ 荷葉荷花蓋滿塘,濃得化不開(寶墨國)

睡蓮的外型與荷花有點相似,但也有些明顯的分別。睡蓮的花瓣較尖,花都是浮在水面,水池中種了睡蓮,除了有花有葉可以觀賞外,仍然可看到水光粼粼,感覺輕盈。荷花的花瓣較圓,葉和花都是挺出水面,荷葉的覆蓋面大,盛夏的荷塘蓋滿了綠葉和花朵,濃得化不開。

不知什麼原因,荷花有時又被稱為蓮花,彷彿好像兩者相通,我們說「蓮藕」不說「荷藕」,說「蓮子」不說「荷子」,既是約定俗成,也不必深究,但如果要猜周敦頤的〈愛蓮說〉是指蓮花還是荷花,我會覺得是後者,至於粵語小調《荷花香》和朱自清的〈荷塘月色〉則不用猜測了,而用來裹著荷葉飯的更不會是蓮葉。

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

時裝設計畢業生作品展

我們購買服裝時都會挑選自己喜愛的款式,原來每個款式都有本身的設計意念,設計師要不斷尋找藝術靈感,增加創意,例如在上月舉行的「時裝設計專業文憑」畢業生作品展,每個系列的時裝設計都是由藝術靈感誕生,作為觀眾,我除了欣賞到天橋上的演出外,也可從場刊的資料了解作品的設計理念。以下是部份作品。

以「古典交響樂」(Classical Symphonic) 為主題的時裝是羅錦婷的作品。設計意念來自電影《交響情人夢》裡音樂家在演奏會上穿的黑色禮服,因此設計上用了黑色為主色,以深灰色做襯托,款式的特點是有頗多的打摺和褶皺,用以表達中世紀那種古典感覺。

「Circus」是羅錦婷的作品。顧名思義,藝術靈感是來自馬戲團,融入了很多對比顏色,鮮艷的色彩和衣服上明朗的圖紋,洋溢著看馬戲時的輕鬆和歡樂氣氛。

以「三維立體」(Three-dimension)為主題的時裝是曾華浩的作品。設計意念來自建築物的菱角特點,強調光線與立體的關係,剪裁方面採用了特大的蝴蝶結和不規則的線條,再配合反光質地的衣料,讓時裝在舞台射燈下,產生閃爍的立體效果。

「Coral」是賴安琪的作品。顧名思義,藝術靈感是來珊瑚,設計系列用上繽紛的色彩和富有光澤的衣料,充分表現出珊瑚的美麗。

以「Psychol Cyborg」為主題的時裝系列是容欣怡的作品。設計靈感是來自韓國電影《再造人之戀》,講述一名有妄想症的少女幻想自己是機械人,作品用了金屬線圈和的布料局部遮掩面部,表達被困於自我世界的感覺。

「Buffoon」是郭嘉欣的作品,靈感來自童年時常見的波點圖案,以波點圖案設計的時裝,是希望喚起記憶,重溫童年的歡樂時光。如果buffoon是解作丑角,丑角是說是帶來歡笑,但和波點圖案卻好像扯不上關係,這是我暫未領會的設計意念。

「時裝設計專業文憑」是「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」與「製衣業訓練局」合辦的2年全日制課程,入學資格是高考、或中學會考5科合格、或完成副學士先修課程。畢業生還有機會深造,升讀該學院與英國Middlesex University合辦的「時裝設計」或「時裝設計、造型及推廣」學位課程。

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

順德的養魚業

↑屋前的小涌和屋後的塘
↑屋後的魚塘
↑小涌兩旁種植一些瓜果
↑長勝路其中一家
順德的養魚業有很長遠的歷史,而杏壇鎮更是家家戶戶都是以養魚為生,每家門前面向小涌,屋後是一個魚塘,形成「前涌後塘」的特色。隨著經濟轉型,這裡大部份人家已不再以養魚為主要收入,但小涌和魚塘仍保留下來,小涌兩旁又種植了一些瓜果,我沿著小涌在長勝路走了一會,「前涌後塘」的特色其實十分秀麗,但當地友人說這裡已被列為重新發展區,這些景色不久將會消失。
 
↑國通東海道場河鮮儲存基地
↑西江江面的池塘網箱↓
順德的養魚業已邁進一個新的模式。我們到達杏壇的西江畔時,正下著傾盆大雨,但仍可看見江面有很多像養魚排的東西,數目沒法數清楚,大概有數百個吧。原來那是「國通東海道場河鮮儲存基地」,是在西江的天然生態環境中設置的池塘網箱,暫時寄養鯇魚兼替鯇魚「瘦身」。魚類與人類兩者瘦身的原理有些相同,就是在儲存期間,減少魚糧,進行「節食」,使魚身體不會積聚過量的脂肪,更符合市場需要。這裡寄養的鯇魚,其後會集中進行檢疫、裝箱和通關,以專車運送,供應港澳兩地的批發市場,包括百佳超級市場。淡水魚類的養殖,亦從「家庭式」變成大型的養殖場,在順德鄰近的三水、南沙等地,已建有近萬畝的養殖場,集水產養殖與農田於一體,除可滿足現今社會對糧食的大量需求,亦可實現「從魚苗到零售」的鏈條式溯源,保障水產的品質和食用安全。

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周莊逢簡喜相逢

逢簡兩岸綠樹成蔭,房舍簡樸
↓周莊民居密集,水道較窄

↑逢簡河邊有人撒網捕魚
↓周莊兩岸遍植垂柳

↑逢簡水鄉泛舟
↓江南小鎮漫步

周莊是江南水鄉,但位於廣東順德的逢簡水鄉,原來也有「順德周莊」之稱。剛好兩個地方我都到過,但兩個水鄉給我的感覺很不相同。不錯,兩地都是水道縱橫,但明顯地,周莊是江南古鎮,民居密集,兩岸遍植垂柳及桃花,春暖花開時,一片柳明花嬌的景象。民居中不乏富裕人家的大宅,雕飾細膩,還是「轎從門前進,船自家中過」的建築佈局。周莊的水道平直而欠寬闊,似乎只是供居民穿梭來往之用,反觀逢簡水鄉的河道較闊,兩岸綠樹成蔭,四季如春,一片濃得化不開的綠,掩映著簡樸的房舍,河裡偶有枝葉漂流而過,亦有人家撒網捕魚,隠隱然有昔日桑畿魚塘的農村風貌。


↑逢簡的巨濟橋
↓周莊的世德橋

↑逢簡:嶺南農村,簡樸自然
↓周莊:江南小鎮,細緻靈秀

然而周莊與逢簡的交匯點在於河道上的石橋。周莊的世德橋與逢簡的巨濟橋同是石拱橋,橋孔呈圓形,巨濟橋有3個橋孔,可能是因為逢簡的河面比周莊的水道闊,但兩橋的花崗岩石構築形態十分相似,兩者都是古橋,世德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(1573—1619年),巨濟橋則建於宋代(960-1279年),比世德橋更早。有說逢簡早在唐朝成村,保有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,在珠三角地區甚為罕見,可見逢簡不全然是「順德版」的周莊。周莊有江南小鎮的細緻靈秀,逢簡有嶺南農村的簡樸自然,兩者有不同的風貌,各自精采。但今天的周莊遊人蜂擁而至,已無復原來的寧靜;逢簡則仍是淨土一片,是喜愛大自然的人的好去處。

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

順德逢簡村:水鄉泛舟

↑艇家找來一隻供12人坐的小艇
↑艇家抓緊船尾讓我們上船
↑在逢簡水鄉起錨,一定不會超錯
↑喜歡的話,可以拿起槳來一同划
↑快要經過石橋了
↑「巨濟橋」很美,水中倒影同樣美麗

順德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,境內河涌交錯,要欣賞這種秀麗的水鄉景色,一定要到順德杏壇的逢簡村,而且一定要乘坐小艇,沿著村內的小河,飽覽兩岸的風光和體會這條古村的風情。車子剛駛入逢簡 村,立刻有艇家問我們坐不坐小艇,議好價,一位大嬸便領我們到河邊,她靈活地把小艇拴在石級旁,再彎身抓緊船尾,讓我們魚貫登上小上艇,全部人等都坐好後才「起錨」。小艇不設機動裝置,大嬸一個人坐在船尾,划著一枝槳,小艇已徐徐開行。喜歡的話,乘客也可以拿起槳來,跟大嬸一同划,但船速也不像會增加。大嬸風趣地說小艇曾經裝有摩打,但乘客覺得太快走畢全程,所以她只好把摩打拆除,增加乘船的時間。


↑兩岸樹木林蔭
↑小艇靜靠屋前的水道

逢簡村好像歷數百年而不變,兩岸有很多高大的樹木,掩映著建在河邊簡樸的農舍,小艇靜靜地靠在門前的水道。由於是夏季,小河雨後新漲,河水有點混濁,但更襯托出沒有修飾的古村風貌。傍晚時分,雨會再來嗎?我想留下,等候「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橫」。

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

順德美食:燜魚

↑潮記海鮮飯店
順德有「魚米之鄉」之稱,順德人對食非常講究,所以美食很多。順德過往是以養蠶和養魚為主,如今養蠶已式微,但養魚業仍十分發達,所以的首選美食應該是鮮魚。我們在當地「潮記海鮮飯店」吃的午餐,就是該店特色的燜魚。

↑巨型價錢牌,明碼實價
↑大鯰魚的頭部,觸鬚清楚可見
↑桌上的爐具
該店在入口處蓄養著多種河鮮,主要的種類有大頭魚、鯇魚、鯉魚、鯪魚、鲫魚、白鱔、桂魚和鱸魚等,店內有巨型價錢牌,明碼實價,一目了然。我們一行14人,選的是白鱔、魽魚和縮骨大頭魚各一條,取其體積夠大,肉質較滑而刺少,其實當時還看到有一條十多斤重的野生大鯰魚,同是上品,但恐防自己「眼闊肚窄」,最後還是「放生」回魚缸。店內的「標準設備」是每桌都設有一個爐,上面可放置砂鍋或鋼鑊,供7至8人使用。

↑白鱔
↑魽魚
↑縮骨大頭魚
所謂燜魚,就是將魚切件後,爆香,加入配料,用砂鍋或鑊盛著,置於爐上,邊燜邊吃,魚肉鮮甜兼香口,又保持著熱度,風味特別,只吃魚已相當飽肚,連「飯錢」都可節省。

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

夏日的寶墨園

↑「市際包車」顏色悅目,乘坐舒適
5月中才到過寶墨園遊覽,想不到1個月後的6月12日的順德之行,行程的其中一站又有寶墨園。寶墨園雖然是位於番禺,但順德與番禺的沙灣鎮只是一江之隔,我們在順德港上船後,乘坐預先安排好的「市際包車」,不用半小時便抵達寶墨園。

↑小別1個月,古榕風采依然 
↑小別1個月,荷花已遍開
↑盛開和含苞待放的荷花
離入口不遠的古榕還是屹立如故,風采依然。相對於它600年的樹齡,1個月的光景又算得什麼一回事。寶墨園對樹木的護理也頗為週到,用一支特製的鐵柱,承托著古榕的其中一枝巨大分枝。不過,同樣是1個月的光景,荷塘的景色卻另有一番風光,無數的荷花,幾乎已經開遍了整個荷塘,而仍有不少花朵還是含苞待放。初夏的嶺南,一片欣欣向榮。

↑〈荷花白鷺〉
↑〈絡緯吟秋〉(部份)
然而嶺南景緻除了盡收眼底外,更躍然紙上,因為寶墨園的其中一間展館,同時展出趙少昂(1905-1998)和楊善深(1913-2004)兩位嶺南派國畫大師的作品,館內有他們的生平簡介。趙少昂是番禺人,楊善深則是鄰近地區的台山人,兩人都曾移居香港。他們同受上一代的嶺南名家的影響而深得嶺南畫精髓,擅畫花鳥蟲魚、人物走獸、山水風景和嶺南風俗人情,比傳統技法新穎,用色豐富明麗,從而提升了作品的意境和情趣。館內展出很多他們的作品,我剛欣賞了荷塘的荷花,又可以再欣賞趙少昂的〈荷花白鷺〉。看到楊善深的〈絡緯吟秋〉,起初以為那是整天在寶墨園不停鳴叫的蟬,但絡緯其實是莎雞或俗稱的紡織娘,那已是秋蟲了,早來了一點吧,炎夏才剛剛開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