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

阿炳和《二泉映月》

考察團往無錫途中,「科長」利用行車時間說民間藝人阿炳和《二泉映月》的二胡作品,頗能引起興趣,所以回港後我再找資料「自我惡補」。

阿炳在1893年生於無錫,「二胡之父」劉天華在1895年生於江陰,是同年代的人,但際遇各異。阿炳坎坷,是道士華清和的私生子,8歲才隨父回道觀,取名華彥鈞。阿炳有天賦,精通多種樂器。21歲喪父,繼位為當家道士,但經營不善,又染上惡習,34歲因病失明,只好把二胡繫在身上,在街頭自編自唱為生。聽「科長」說這種背二胡的方式,應是阿炳首創,方便行乞,想不到現時會有演奏家在表演時使用。

阿炳創作和演出共二百多首民間樂曲,但到晚期才受到注意。據說黎松壽教授小時是阿炳鄰居,1950年時他還在南京藝術學院求學,一次在老師琴房外隨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樂曲,被到訪的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聽到,認為是好曲,但黎松壽不知曲名,楊教授正想收集民間音樂,於是在9月同往無錫找阿炳。「科長」說那時阿炳的二胡已斷一弦,蛇皮亦被老鼠咬破,更不承認有作品,怕自己地位低會微影響樂曲給人的印象。在黎松壽堅持下,阿炳拉了一曲,其後改名為《二泉映月》。之後還錄下《聽松》、《寒春風曲》的二胡作品及包括《昭君出塞》等3首琵琶曲,不久阿炳亦於12月4日病逝,終年57歲。

《二泉映月》是阿炳自已命運寫照,流露如泣似訴的愁思情感,後來獲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。到底它的感染力有幾厲害?「科長」說有一次,國際知名的日籍指揮家小澤征二到訪中央音樂學院,學生在他面前彈奏此曲,小澤只是初次聽到,但竟感動得伏案痛哭。

我不想伏案痛哭,所以起初不敢聽《二泉映月》,但想到自己音樂感遲鈍,才放膽試聽。此曲版本甚多,更有其他樂器版和歌唱版,我找來畫面有鐵路的版本,很有50年代的錄音質素,希望是「正版阿炳」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