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黃浦江畔遙望外灘,3月24日)
考察團在3 月27日搭乘遊船夜遊黄浦江。抵達上海的第一天,已經冒著寒風細雨看過黄浦江,江水是灰灰黑黑的,印象只是一般。但夜間的黄浦江,卻倒映著兩岸高樓大廈的燈光,原本灰黑的江水,已經披上一身彩衣,艷光四射。(黃浦江夜景,3月28日)
夜間的「東方明珠」,顯得璀璨奪目,與四周的建築物的燈光,構成了一幅黄浦江的夜色。作為香港來客,不期然想起香港的夜景。香港地方狹窄,樓宇密度高,不只商業樓宇向高空發展,住宅樓宇及公共房屋,動輒也有三四十層高。還有是香港山多平地少,高樓大廈依著山勢而建,這種立體和密集的發展形式,本來是壓迫感多於美感,但入夜時份,密集商廈和擠迫的民居,共同散發的燈火,卻是光芒萬丈。上海市面積比香港大9倍,地勢平坦,個別建築物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,在白天可以充分欣賞它們的美態,但到了夜間,整體的燈火就顯得比較分散,沒有香港夜景的燈火通明和層次感,這是地理形勢使然。看黄浦江是夜勝於日,看黄浦江的兩岸卻是日勝於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